Writing-2022-fall

来自SUDA-HLT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
专业写作

学硕一年级、博士一年级

助教:周厚全

第一次上课,在摸索中前进,摸索比较好的上课方式。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事情,必须要在实践中学习。每个人的写作风格都不同,但是基本的底线是把事情讲清楚(逻辑清晰,语言表达准确)。

1)我亲自实践,让同学们有切身感受

2)让同学们多实践(不要过多作业负担)


同学们的意见,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

李正华总结和计划:

讲解如何写intro abstract等?【同学们没有实际的工作,如何来讲呢?】要不然找两个实际进展中的论文,一起写?没有实际有效的科研经历,没法锻炼写论文。【谁来做志愿者呢?实在不行我自己重写一下已发表的论文,自己的或别人的】

每节课,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讲PPT(介绍任务定义、本文工作的方法、和前人的联系和区别等,分为几部分,不同人去介绍一部分。最后修改、批阅读书笔记。

近5年重要论文(要筛选论文,每个小组不超过5个人,论文不重复),降低NLP的比例,注重diversity。希望同学们在一学期内能读一些(50%)自己感兴趣的论文,而不是只读自己选的论文。

【开始时带着同学读几篇经典论文,如elmo;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,教学生如何写笔记,然后再逐步开展】

带着同学们读论文。

设计一下课程的内容,分为几个主要部分:how to do research;如何读文献;学术规范等

如何读文献,如何批判式地读论文,怎样才算读懂。

讲一下如何科研入门,如何上手?从具体的小idea出发【所以这个课不只是写作课】

How to do research(博士期间做的10来页英文PPT,可以考虑完善下,录上课视频)

这个课如果能够专心听(我的感觉:真正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做事情是很专注的,一心二用的原因一方面是贪心,另一方面是自己主动思考少),应该会有收获的。提前了解一下上课内容可能也会有帮助。

每次课尽量提前告诉同学讲什么论文、大概讲什么内容。上课的时候多提问、多讨论。这个课不求干货。其实做研究是一个自我修行、思考的过程,灌输知识、干货作用不大。这个课上能自由讨论一些观点、论文,开阔视野,我感觉就够了。

论文本质上不是八股文,不同类型(贡献)的论文写法应该不同,不同人的风格也会不同。写论文最重要的是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把自己的贡献讲清楚,除了介绍清楚自己是怎么做的、为什么work,最关键是讲清楚与前人工作的联系和区别(科技进步的脉络会更清楚)。

Latex使用?【这个自学应该就OK】

----- 
可以有学生演示的环节,内容可以是如何找高质量论文、如何写论文、 如何做科研等等,也可以是讲解自己读过的好论文,最好是可以加分。 
授课过程有哪些不足: (1)课程脉络不清,讲课内容有时候可能过于跳跃,思路过于宽泛。 (2)课程内容比较偏重于自然语言处理方向,对其他方向的同学不太友好。 (3)课上邀请学长学姐做的报告有时听不懂。 
建议: (1)在每次上课前,把这次课的内容列个提纲,简单讲一下,方便同学们更好地 了解这次课要讲什么内容。 (2)讲课内容泛化一些,讲一些比较普适和基础的内容和知识。 (3)在每次做报告之前,提前讲一下这次报告都涉及到哪些任务,并在群里公布 报告 PPT,方便同学们提前进行预习,不至于听报告的时候完全听不懂。 


作业安排有些不合理,特别是对于写论文阅读笔记。可以尝试由易到难,先在课上共同阅读几篇经典论文,一起写笔记熟悉下;或者先总结指定论文中的一 小部分段落(背景/模型结构/实验等等)。后续再分组,自行寻找论文,完成全 篇的阅读笔记。这样能够提高整体的笔记质量,课上讨论交流效率也会更高。 本学期一上来第一个作业反而是相对最难、工作量最大的,后续读论文水平有 所提高也无法在作业中反映出来。 


最后,对于这门课,我觉得这门课的形式很灵活,并不是按照书本照本宣科而是强 调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。老师带着大家读论文,涉及的领域比较广,可以了解很多知识, 扩充知识面。这门课我几乎每次都在,偶尔有过一次因为个人事务原因没能去。我觉得 上这门课比较享受,比较轻松没有压力是一点,但是重要的是有很多其他领域的论文和 知识,如果不是老师带着我们读,我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解这些论文。我的建议就是 增加论文的多样性,专业写作课不需要深入的挖掘某个方向的论文,多样的选择才是这 个课的魅力所在。

但是,我作为一个非 nlp 的学生,在老师讲 nlp 组的论文的时候,我是真的听不太懂。 并且,nlp 组的论文非常多。此外,就算是同方向的论文,不了解其他组论文的前提下, 也不太懂(也可能是我的知识积累太薄弱了)。 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:我觉得不要按照方向分组,专业写作应该是适用于所有的科 研方向的。感觉老师可以分模块讲,比如如果要写一篇综述,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,需 要有怎样的知识储备,综述里要提到很多方法,那哪些方法要详细说明,哪些简要带过 就行了呢?如果要写一篇会议论文,introduction、related works、proposed method、 conclusion 分别应该怎样展开叙述,哪些东西需要讲,哪些东西不需要讲;如果论文要 求页数比较多,那可以从哪些方面扩展,如果要求页数非常少,那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 者简述?比如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遣词造句,不要使用低级词汇呀,可以替换的高级词汇 又有哪些呢?甚至是文献的引用的规范格式、标题要怎样取、摘要怎么写比较好等等。 甚至写一篇论文之前,我们是需要读很多其他论文的,那么我们读一篇论文的时候要注 意哪些地方呢?什么地方可以略读呢?什么地方要进行深刻钻研呢? 



在建议方面,第一:
希望老师接下来一两年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上形成系统的方法,有稳定的教学内容输出。
第二:
希望老师多给学生上台“讲课”的机会,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或者说读书笔记等。(极力建议,最好还能够全英文的讲解)


老师可以在之后的讲课中每次课的一小节课可以专门来讲英文,讲一下英文论文的 
语言特点或者令人眼前一亮的词汇表达。还可以讲一下作为审稿人过程中发生的趣事, 比如演示一下审稿的流程,会抓住什么问题,从而同学可以避免。建议老师下次开课可 以增加一点写作作业,同学小组之间进行 peer review,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,这样实践 性会更强,领悟的也会更多。 



建议的话倒也谈不上,就以我自身的理解和想法来说,专业写作应该更偏向于写作, 主要是练习一些写作的技巧吧,可是这学期咱们的课貌似都是讲同学们自己写的论文。 以我的理解,我建议是多一些互动式的写作教学,比如说课后发一个计算机相关概念, 让大家在作业里描述这个概念,老师再在上课讲解,以此来锻炼相关的专业写作技巧。 

关于本门课程授课过程中的不 足,我觉得,如果能像总结科研造假和抄袭一样总结写作错误的类型就好了;另外,具 有原创性回答像“论文有哪些创新点?”这样的问题实在有些困难,如果考究起来,可 能需要阅读多篇论文,并研究相应领域的发展历史,或者对该论文领域已有方法很熟悉, 这需要长时间的积淀。这个问题对于研一的大部分同学来说应该是很棘手的。如果改成 问“作者认为自己论文的创新点是什么?”或者“以你现有的认识来看,该论文的创新 点有哪些?”,难度会合理一些。 


不足:
(1) 增强其他领域同学的参与感,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一份子;
(2) 虽然课程的内容已经很丰富了,但还是建议多一点关于写作的干货。 

在讲解每篇论文的过程中,李老师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但是对于上这门 课的同学来说,很多人都是没有科研经历的,很大程度上是对论文有着一个模糊的认识, 如果在读完论文后,老师能给出在写作中可以借鉴的部分,并且让同学积极参与进来, 我想这门课将会变得更加的好。 
---

在本门课程授课过程中,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练习写作技能,或者说没有足够的 
练习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,这是我认为美中不足的地方。 对于这个不足,我建议考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,例如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
或者组织写作研讨会。 

-----

本门课叫做“专业写作”,实际上老师能做的只有理论指导,只有多写多练习、 多被老师教育和批评、多改几版论文才能真正掌握严谨的写作技巧。可以适当的 多增加 2 到 3 次写作练习,而且还要有反馈,就是老师得讲讲这些练习的答案我 们才知道自己错哪了。 
b. 当老师讲其他领域论文笔记时,其实我是不太听得懂的,听不懂也就磨灭了继 续听课的兴趣。我想其他同学应该也会有这种感觉。所以,我觉得专业写作可以 考虑增加另一种方式——我的设想是,可以拿在课堂上列出许多有问题的表述, 让同学们发言(可以运用课程群,让同学们发群里,这样的话老师就不用写了大 家也能看到),老师挑前 5 条点评改得怎么样,再讲讲自己觉得应该怎么改。 


1 专业写作练习较少:可以多布置一些写作练习,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写作练习机会, 
让他们在真实的写作任务中练习写作技巧。
2 授课内容较为分散:可以尝试把专业写作课分为几个章节,每个章节设定明确的学 
习目标,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每堂课能够学习到哪些知识点。
3 学生参与度不高:可以把学生按照研究方向分为几个小组,每个小组坐一起,每次 
 课前选一个小组到前面分享自己最新的研究进展、写作心得和写作中遇到的问题。


不足和建议:1学生讲的不多,读论文占用的时间太多。可以考虑每组做一个 PPT,用 15 分钟的时间给大家讲,这篇文章研究的是什么?主要贡献是什么?把框架图讲清楚, 大家也可以一起评判讲的怎么样。
2可以讲讲写论文的大致框架,以类 ACL 为例,每章大概都要写什么,内容不够、内容 太多怎么办,哪些需要放到附录里。总结类似 et al.的各种缩写是什么,一些常用的 高频词什么的。 
3可以总结一些 latex 不好弄的排版、符号。 



 希望可以有一些英文写作中的问题,现在基本上都是老师说一些表述,然后我们零零散散地记下来,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能有体系化的总结。
 我觉得后面一直在讨论文章,接收的信息量有点大,有一点疲惫。明年如果还有这样的课程,可以考虑将课堂分开,前一半用来学习专业阅读、写作的技巧,后一半用于交流讨论。



这次最后的大作业还有包括之前的课堂作业,有很多错误纠正的题目都是 NLP 领域相关的,但是由于我本身对 NLP 相关的知识并不是很熟悉,因此有的地方虽然我读起来怪怪的,但是并不确定这些是不是特定的修饰词或特定的用法,是否可以直接删减或者按我的
想法修改。所以建议是不是之后类似的题目可以出一些更宽泛的例子,比如一些机器学
习基础概念相关的纠错例句



或许本门课可以去推动全班一起参与课堂中,老师一直说大家不上课没有关系,课程没有点名考核。但就像科研中规定周报和组会的要求一样,一定的考核形式可以去推动大家。参与了,便多多少少会学到些什么,不参与,那么一些精彩的思想便是真正错 过了。 

希望老师可以增加有关英文写作的讲解:在会议投稿中英文论文的写作一直都是 
最重要的一环,如何将自己的文章 motivation、setting、contribution 给讲清楚非常重 要,但是有关这方面的思维、训练、讲解我觉得还是偏少一点,所以希望老师可以增 加有关这方面的介绍,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

建议 
1.	1)  可以增加互动环节,如果老师一直在讲,同学们肯定会不认真听讲的。 
2.	2)  可以增加英文写作的作业,到时候可以评讲一下优秀的作业。我发现我们使用英文 
3.	  去写论文还是很有难度的。


1.	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感觉有一些零散,如果能够更加系统化、体系化一些可能会更 
2.	  好,如将写作的基本原则、基本方法与注意点分成不同的板块分课讲授。
3.	希望李老师能够一直维护Do-good-research-write-good-paper网页,里面关于科 
4.	  研的经验、注意点与对错误科研方法的整理对我们很有帮助。


对于这门课授课,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。老师说过“写论文就像在写八股文”,但 其实“八股文”未必是贬义的。是否可以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讲一下八股的写法?比如 论文的各部分(摘要、引言、相关工作、模型)等应该怎么写,应该包含哪些内容,需 要避免哪些典型的错误。 
以我自己总结的为例,但不确定这对不对,老师可以给出指导。在引言部分,应该 这么写:首先,交代研究任务及意义。接着,总结研究现状和不足,从而提出解决问题 的新思路和新方法。接着给出新方法的设计,即 idea 的实现。最后,说明本文的贡献。 是否可以将一篇论文的各个部分给出像上面这样的指导,我想对于缺乏八股文写作 经验的我们非常有帮助。